在央视纪录片《珠江》中寻味“消失的名菜”

微信图片_20251118143907_565_217.png

       时值十五运会在广州开幕之际,八集人文纪录片《珠江》在央视纪录频道正式亮相。这部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联合出品,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打造的人文力作,以 2320 公里珠江为脉络,首次全景式梳理了珠江流域千年文明变迁。纪录片以 “海与河” 的双重视角,将自然水脉与千年商脉、文脉巧妙编织,生动绘就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明互鉴图景。

       在第七集《江边啖食》中,镜头深入岭南饮食现场,记录下珠江边上的味觉传承,其中中国大酒店 “消失的名菜” 项目在此中惊艳亮相。

       纪录片生动展现了我们如何从尘封的历史菜单与老菜谱中复原经典粤菜,让那些几近被遗忘的功夫菜重新飘香。这不仅是技艺的复原,更是将珠江饮食文化转化为 “可品尝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5-11-18_144335_223.png

       自2020年首季推出以来,"消失的名菜"以"复原一道道消失的名菜,唤醒一段段城市记忆"为使命,“消失的名菜”已稳健地走过了五载春秋更迭,累计推出了超过70多道令人回味无穷的民国佳肴。

微信图片_20251118144514_566_217.png

       五年间足迹横跨湾区,并通过海外文化交流活动将岭南饮食文化推向世界,成为致力于挖掘并重现民国经典菜肴的文化使者。

微信图片_20251118144752_568_217.jpg

微信图片_20251118144646_567_217.png

       2025年,“消失的名菜” 第五季以 “粤味共享” 启幕。第五季季聚焦民国老茶楼家常菜谱,从 31 道精选菜式中创新重塑 8 款新菜 —— 既有还原度极高的 “葱香麒麟蛋”“西瓜鸡”,也有融合现代风味的 “麻椒脆皮花胶”“陈皮红豆沙米雪糕”,让饮食文化传承更具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251118144855_569_217.png

       而在《珠江》第七集片中《江边啖食》制作的江南百花鸡,是 “消失的名菜” 项目中的经典之作。其名为鸡,却以虾肉酿成的 “百花馅” 替代鸡肉,蒸制后色泽如百花盛开;鸡骨肉熬成高汤勾芡,淋于鸡皮表面,最后砌回鸡型,以夜来香或白菊花围边。一口尝尽鸡的精华、虾的鲜甜与花的幽香,堪称味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

微信图片_2025-11-18_145005_198.png

微信图片_20251118145020_570_217.png

       这份对文化的坚守,恰与十五运的活力同频共振。在十五运火炬传递的广州段,中国大酒店于晴波路展演点设置“食在广州·品味岭南”主题展,现场展示“消失的名菜”百年宴席,重现多道经典粤菜,借火炬传递将文化传播得更远。

微信图片_2025-11-18_145318_733.jpg

       传承不止于观赏与品尝,更在于亲身参与。2025年,“消失的名菜”开启研学之旅。参与者走进厨房,亲手亲手复刻第五季 “家乡炒柚皮”,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粤菜 “守正创新” 的真正内涵。

微信图片_20251118145436_572_217.png

       消失的名菜,以复刻守根脉,以创新续新篇!

二维码
中国民族品牌饭店 中国民族品牌饭店
中国民族品牌饭店
二维码
中国民贸文旅工委 中国民贸文旅工委
中国民贸文旅工委
二维码
亚太酒店联盟 亚太酒店联盟
亚太酒店联盟